公平正义的呐喊——电影《第二十条》观后感

2024-04-25 15:15:35 文/尚雯莉

大年初一,贺岁电影《第二十条》强势上映,小小县城的电影院全场爆满,可见张艺谋导演的魅力空前绝后。《第二十条》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,一个关于法律、人性、家庭和职业的深度探讨。

此电影根据社会热点真实案件改编融合,并且集结了一流的演员阵容,包括雷佳音、马丽、赵丽颖等,他们在镜头前呈现出了一个个鲜活、生动而真实的角色,使得观影者在笑中带泪的悲喜剧框架下,不仅看到了人物的喜怒哀乐,更看到了社会的真实面貌。

电影中的主人翁韩明检察官人到中年,本想在职业生涯的末班车进入市院工作,但命运的安排使他卷入了一个个分歧巨大的案件。于是,围绕韩明三条故事情节徐徐展开……

关于校园霸凌。韩明的儿子韩雨辰在学校偶遇同学正在遭受霸凌,讽刺的是霸凌者是学校教导处主任的儿子张科,善良的韩雨辰伸出了援助之手,与张科相互殴打期间致其鼻梁受伤。张科的父亲张主任极其护短,而且态度十分强硬,要求学校给予韩雨辰严肃处分,并且坚持追究韩雨辰的法律责任。被霸凌的同学不敢出来作证,韩明和妻子李茂娟为孩子的前途考虑让他道歉了事,韩雨辰觉得自己没做错,坚决不同意。直到张科勾搭社会小混混打伤了韩雨辰,韩明和李茂娟坚定地站在孩子一方,希望保护他的正义感。

关于见义勇为。韩明曾负责过的一个刑事案件: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在工作期间看到乘车女孩被两个流氓猥亵,他毫不犹豫地上前相助,却造对方殴打,同乘的其他人员选择无视,避而远之。张贵生独自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的言语威胁,拿起灭火器砸向其中一位歹徒的头部,结果导致其受重伤,因此他不仅丢了工作,还被判入狱三年。出狱后的张贵生选择上访,希望上级法院能洗刷自己的冤屈,再次找到了检察官韩明,韩明明确表态此判决依法公平公正,以为张贵生找工作为由,让他放弃继续上访,,并劝他签了不再上访承诺书。可是,张贵生迫于女儿给的压力,再次走上了上访之路,结果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。

关于正当防卫。王永强一家为了给女儿治病向村长家借了高利贷,讨债的恶霸刘文经上门催债,不仅把王永强毒打一顿,还把他当成狗一样用铁链子绑在门口,更让人愤怒的是刘文经多次欺辱听障妻子郝秀萍。终于有一天,王永强再也无法忍受刘文经长期的精神和肉体的蹂躏折磨,他开始反击。为了保护一家人,王永强趁刘文经到车上拿刀时,用剪刀捅了他26下,酿成刘文经重伤并最终致死,而王永强最终要承担故意伤人的罪名进了监狱。刘文经的父亲以孩子为要挟,逼迫郝秀萍签署自愿发生男女关系的说明书,企图裹挟法律对王永强判处死刑,郝秀萍没有签字,而是选择用跳楼的方式拯救自己的丈夫和孩子。

三个案件的交织,作为观众的我们无形中变成了陪审团成员,或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。让人不禁思考:面对校园霸凌、他人遭遇不法侵害、长期的暴力侮辱,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?是坚守原则,还是为了生活而妥协?

电影最大的转折点是同为检察官的吕玲玲与韩明在案件上的争论,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探讨,更是对人性、正义和道德的反思。吕玲玲斩钉截铁的一句话“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是别人的一生”彻底动摇了韩明内心对法条的信仰。

在听证会上,韩明顶住了领导的压力,他的发言掷地有声, “法律,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,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。刑法五万多字的表述概括起来就四个字--公平正义,这就是老百姓对法律最朴素的渴望。”

电影名字《第二十条》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内容界定。最终,三个案件全部被认定为正当防卫。韩雨辰被伸张正义,张贵生被追授“见义勇为市民”称号,王永强被无罪释放。

《第二十条》作为一部普法电影,堪比《我不是药神》,针砭时弊,直抵老百姓内心深处最接地气的公平正义观,让人意识到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字,而是与人的生活和情感紧密相连。法律的存在,是为了保护人们的权益,而不是成为束缚人们的枷锁。

电影《第二十条》的意义是对公平正义的呐喊,值得每个人去观看!